第十一届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3月1-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集团公司先进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先进制造领域的
3月1-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集团公司先进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先进制造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和科研院所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以及部分军工企业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企事业单位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双进主持。

本届研讨会以“汇智先进制造 赋能航天发展 蓄力制造强国”为主题,紧密围绕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发展需求,以航天制造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等最关切的问题为核心,设置大会主论坛、增材制造专题研讨会、精密制造专题研讨会、电子装联专题研讨会和企业参观活动等环节,旨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提升航天先进制造品牌和影响力。

开幕式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张宏俊为大会致辞,并作了题为《航天制造创新与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航天科技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己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重构新时期航天产品制造体系:一是要对标世界一流,在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和高端制造装备上有新突破,实现技术与装备的更新换代;二是要推动质量效益变革的有效落地,实现基于模型的全三维、全数字制造;三是要推进航天制造模式转型升级,构建起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的航天制造新模式。此次研讨会旨在为航天制造技术的发展搭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端交流平台,探讨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成果及理念,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促进集团公司制造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张宏俊副总经理致辞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姜梁院长表示,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的中坚力量,秉持"产业立院、创新兴院、制造强院"的发展路径,打造了一批以无人系统集成、超精密加工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核心制造技术能力,有力支撑了航天强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任务。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深刻领会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学习转化会议各项成果,大力促进产业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发展,积极推动制造技术能力实现新突破,为航天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姜梁院长致辞

本次研讨会特邀中国工程院王国庆院士、中国工程院马玉山院士、加拿大工程院沈卫明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姜澜教授、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周世杰总工艺师、大连理工大学王福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强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寇宏超教授、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尼古拉斯·齐默曼研究员、航天科工微系统公司严伟总工艺师、长安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旭阳副总经理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先进制造及智能制造最新技术、工艺、标准、质量进行充分研讨与交流,共同探讨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理念,进一步推动航天制造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促进航天产品制造技术的研发创新。 王国庆院士在《航天科技数字化转型发展与展望》的报告中指出,航天科技已初步形成基于模型的数字化科研生产体系,支撑了以空间站建造为代表的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新一代火箭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新一代弹、箭、星、船、器全面应用全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实现了跨院、跨所厂、跨专业的协同,建成了一批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单元、生产线及车间,大幅提升产能。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重大工程迫切呼唤加快数字航天建设,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航天力量。

王国庆院士作大会报告

马玉山院士在报告《高端控制阀研发及产业化》中指出,产业基础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支撑,无论对产业发展质量、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还是对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产业基础高级化面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质量效益偏低和可靠性安全性提升等现实需求,还需通过智能制造实现由传统制造到高端制造的跃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成本、效益、效率和服务水平。

马玉山院士作大会报告

加拿大工程院沈卫明院士在报告《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解析》中,从美国先进制造业的未来三大目标和重点战略目标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姜澜教授表示,飞秒激光由于其超快、超强的特性,可高质量制造难加工材料的三维复杂结构,有望成为未来高端制造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研究飞秒激光加工过程中的电子动态,是从电子层面揭示、调控制造过程的必由之路。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周世杰总工艺师在报告中从运载火箭技术总体发展趋势,我国火箭制造技术的重大进展和重点发展方向与研发需求三个方面介绍了运载火箭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与展望。

大连理工大学王福吉教授在报告《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构件加工技术进展》中提出适用于CFRP加工的新方法,为其他类复合材料的低损伤高效加工提供借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强教授在剖析四次工业革命制造技术发展变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讨论了智能制造装备应具备的新特点、新功能和发展方向。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寇宏超作了题为报告《高温钛基合金精密铸造技术的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分析高温钛合金、TiAl金属间化合物凝固特性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在材料(铸造合金成分优化)-工艺(凝固工艺控制)-装备(工艺装备研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钛基合金精铸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尼古拉斯·齐默曼研究员简单介绍弗劳恩霍夫协会后,从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工业的应用领域、当前挑战需求及数字工艺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航天科工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严伟总工艺师在《电子装联技术和应用的现状与发展》的报告中分别从技术维度、尺寸维度和体系维度三个方面论述了电子装联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长安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旭阳副总经理在报告《基于离散型制造数字化转型》中介绍了长安望江工业公司数字化转型背景及主要做法,突出了打造国际领先末端防御、轻型突击科技创新的企业定位。

本次研讨会还特别设置增材制造、精密制造、电子装联三个专题研讨会,从智能制造技术、精密装配技术、先进材料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增材制造专题研讨会紧密围绕近年来航天装备高性能、柔性化、高质量的发展需求,聚焦高温合金、铝合金及纤维增强复材等典型材料,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拓展其在新产品研制中的应用推广,为航天产品制造均提出了新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为航天领域极限轻量化、结构功能一体化产品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精密制造专题研讨会针对重点产品、典型材料及结构的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精密检测与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展研讨,参会嘉宾在如何提高制造系统的精益、高效、精密及数字化能力水平等方面分享了新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发展建议;电子装联专题研讨会围绕航天电装工艺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和最新成果,针对电子产品微小化、电装过程数字化、电子产品三高发展等专题进行报告,紧跟电装技术的发展和航天产品的需求,聚焦电装专业领域技术发展和先进制造关注的重点,为航天电子产品制造提出了发展的方向。 

专题研讨会交流现场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承办,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执行承办,由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航天制造技术》编辑部协办。

相关热词搜索:制造技术 第十一届 航天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模压大会展览现场||第七届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技术与市场应用研讨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本站原创)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分享到: 收藏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