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题 > 正文

航空复合材料专家廖子龙:根植复材四十载 航空报国初心在

廖子龙
研究员
40年,是航空复合材料专家廖子龙研究员的工龄,也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事业从空白到腾飞的40年。
40年,是航空复合材料专家廖子龙研究员的工龄,也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事业从空白到腾飞的40年。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大学生,廖子龙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进入北京航空学院学习的那一刻起,“投身航空事业,报效国防建设”就成为廖子龙终生恪守的诺言。他用40年的时间报效祖国,成为我国航空复合材料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填补了航空复合材料领域的多项空白,助力我国航空复合材料事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保障、从跟踪模仿到引领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航空复合材料领域的开拓者
 
上世纪80年代,航空工业哈飞从法国引进了“海豚”直升机(代号直9)全套生产专利,开启了我国直升机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海豚”直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直升机之一,其旋翼、尾桨等动部件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因而大大地提高了飞机的寿命,也是其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然而,如何摆脱国外材料的限制,实现复合材料的国产化却成为横亘在直9国产化面前最大的拦路虎。当时国内对复合材料的型号应用尚未形成共识,也没有可以型号应用的国产预浸料体系,更没有与之配套的高性能增强材料。通过三期、近25年直升机复合材料国产化的艰难探索,我国基本建立了一套复合材料研发、构件制造、评价测试、考核验证的全流程技术体系,实现了原材料的全国产化,为航空复合材料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廖子龙从进入航空工业制造院开始,就投身直9原材料国产化的相关研究工作。他先后参与、负责了三期直升机复合材料国产化的前期论证、材料研发、考核验证、装机应用等工作,是为数不多全程参与了该项任务的核心人员。为了更好提升材料性能,他刻苦钻研技术;为了更好跟国外技术人员交流,他苦学法语;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他跑各级机关;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时间和集体的智慧,他白天干活、晚上开会;为了彻底解决原材料的国产化问题,他走遍了国内各增强材料生产商;为了更快地发现问题、改进材料技术,他常年蹲守主机厂。几十年下来,他几乎干遍了研究室的所有岗位,走遍了主机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合材料“活字典”。
 
谈及这一段的研发历史,廖子龙仍然满怀激情,“那时候真的是一片空白,手上除了从国外购买的预浸料和材料标准,什么资料都没有。限于当时国内的工业基础,只能先将树脂国产化,仍使用国外的增强材料。即使是这样,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增强材料和工艺是定好的,研发的树脂只能尽可能地向纤维和工艺靠齐,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这大概就是‘削足适履’吧。可就是这样,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完成了复合材料在机身和动部件上的考核验证和装机应用。到第三期增强材料国产化的时候,通过近2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复合材料研发、考核验证、装机应用的体系,所以这个阶段的工作较一期和二期难度就降低了一些。”
 
“材料是工业基础,所以基础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在谈及对复合材料国产化的认识时,廖子龙坚定地说道。有段时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碳纤维一天一个价,而且都是靠抢才能买到。核心的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他们调研了国内多家碳纤维生产商,通过层层筛选和比较,做了大量的工作,才有了能装在自己飞机上的国产碳纤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航空复材人初心和精神的传承者
 
“成为世界级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和产业先锋”,是航空复材人的初心和使命。
 
“世界级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先锋”,就是要引领世界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发展,立足国防建设,服务国防建设。通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航空复合材料基本建立了涵盖直升机、战斗机、运输机、无人机等各类机型的复合材料体系,但由于各材料研制单位和需求单位对材料的认识、型号应用背景、测试标准、考核验证方式等存在差异,造成了我国航空复合材料体系存在“多、杂、散”的问题,给装备选材、规模化生产等带来了很大麻烦。“以前航空复合材料都是各自为政,材料体系、测试标准、验证方式等都极不规范,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复合材料的发展。”廖子龙直面航空复合材料在爆发式增长后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将工作重点放到了复合材料标准化体系建设上来。“要形成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和高可靠的复合材料许用值基础性能数据,建立我们自己的《复合材料手册》(CMH-17),这是我们国家航空复合材料必须要走的路。”
 
廖子龙开始系统地学习复合材料测试、验证等方面的知识,两本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复合材料验证手册,廖子龙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空白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他说:“以前只懂材料研发,对材料测试、验证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要恶补这方面的知识,打牢材料测试、验证等方面基础,才能让我国航空复合材料的发展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才能为复合材料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更牢固的基础。”
 
“世界级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先锋”,就是航空复合材料不仅要立足国防建设,同时也要服务国民经济,形成产业。“咱们的复合材料不仅要服务国防,也要走向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廖子龙对我国的民用航空十分关注,对我国的民机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也用实际行动支持民机的建设。作为复合材料领域最早系统掌握过程控制文件审核(PCD审核)的专家,廖子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PCD、懂PCD,积极开展PCD迎审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航空工业复材的材料体系成功通过PCD预审核,为进入民机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某主机厂因为技术原因,导致型号产品延迟交付,影响了型号任务,廖子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大年初三就赴主机厂上门服务,保障了型号任务的完成。“廖总心态十分年轻,喜欢和年轻人打成一片,鼓励年轻人多做事、敢做事。”提起廖子龙,和他共事多年的客户、同事总是赞不绝口,对他的工作能力、敬业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
 
虽已年近花甲,但廖子龙腰挺背直,脚底生风,心态年轻,勤奋好学,致力于我国航空复合材料事业的蓬勃发展。廖子龙根植航空复合材料事业40年,为我国航空复合材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新一辈的航空工业复材人将赓续复材传统,秉持复材初心,为航空复合材料专业和行业的继续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廖子龙 航空复合材料

上一篇:中国工程院院士邢丽英,航空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技术专家
下一篇:张立同:“巾帼院士”的航空报国梦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本站原创)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分享到: 收藏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