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 开创数字航天新局面
4月27日,八院召开2023年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十四五以来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成效,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明确各领域科研生产和八院
4月27日,八院召开2023年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十四五”以来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成效,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明确各领域科研生产和八院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目标体系,全面部署推进2023年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努力开创数字航天建设新局面,持续推动八院“三高”全面发展。院长孙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了近期集团公司关于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相关要求,听取了八院2023年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专题报告,八院防务装备、运载火箭、应用卫星、空间科学四个领域数字化转型(2023-2025)行动计划报告和八院管理数字化转型(2023-2025)行动计划报告。三个总体单位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还表彰了八院2021-2022年度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孙刚对八院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的阶段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八院科研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全院上下要共同努力,通过转变观念、找准方法、强化职能,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
孙刚强调,要加深对数字化转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高”发展要求已成为全院一切工作的目标和检验标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率、效益的关键一招,要结合当前的形势,认清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方面特点:
◼ 认清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数字化转型既是市场和用户的迫切要求,更是八院提升发展质量的内在需求,一定要转变“犹豫观望、不推不动”的思想。
◼ 认清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要在系统工程理念指导下,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进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梳理需求,坚持目标导向配置资源,坚持结果导向实施评价和考核。
◼ 认清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性。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创新,实质是理念、模式、体制机制的创新、重塑和变革,必然要主动面对思想变革、组织变革,才能更好发挥工具变革的效果。
孙刚指出,抓好八院数字化转型工作要在三个重点方向上集中发力:
◼ 推动产品数字化能力提升。面向型号全生命周期研制流程,推进四大领域装备数字化建设,聚焦模型体系构建,深化“模型和数据”在五个阶段的贯穿力度和应用模式。
◼ 推动科研生产数字化转型。围绕科研生产研制流程,在设计阶段,重点推进模型驱动、跨单位线上协同,多专业设计协同、设计和工艺协同;在生产制造阶段,提高核心产品自动化产线的数控率、联网率;在试验测试阶段,重点推进以数补实,以数代实的虚拟化试验验证能力;在服务保障阶段,提高远程测试、发射支持、监测服务能力。
◼ 推动经营管理信息化转型。加强数据归集整合,减少低效环节;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加强数据共享应用,逐步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经营管理决策支持体系。
孙刚就做好后续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 坚持需求为要。院所各单位要结合自身需求去策划、推动数字化工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进而激发内生动力。数字化仅是手段,转型才是目的,让需求者走上前台,信息化部门支撑,做好需求科学统筹,与业务管理形成合力。
◼ 强化目标导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就是支撑“三高”发展,哪里效率低、哪里有短板,信息化手段就介入到哪里,让信息化成为效率效益的倍增器、质量的稳定器。推进“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与调整,各单位要抓重点、抓突破,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提炼一些优秀的实践应用。
◼ 贯彻系统思维。数字化转型要顶层策划、全局推动,加强各方融合,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各级领导不仅自己要认识到位,还要把道理给全体干部职工讲明白,让大家主动理解而非被动接受,使数字化转型工作成为全院的统一意志,进而统一行动,持之以恒,一张蓝图绘到底。
◼ 落实责任体系。会议主题报告明确了全院组织推动的责任体系,强化担责尽责,务求工作实效。数字化转型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单位主要领导必须挂帅。要全面落实“四个亲自”要求,坚持“三个导向”。
◼ 严肃考核机制。数字化转型工作应遵循“整体设计一步到位,应用实施分布推进”的原则。在明确工作目标的基础上,规划计划部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开展过程监督,确保各单位工作不变形、不走样。建好荣誉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设立专项资金,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赏罚分明,强化工作的刚性管理。
本次会议以视频形式进行,设1个主会场和12个分会场。副院长陆本清及院总工程师兼首席信息官等参加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八院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上一篇:中国航天先进材料创新联盟成立
下一篇:围观!SAMPE 中国2023复材年会即将呈现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本站原创)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分享到:
收藏
热门评论
今日焦点
热门话题
- 2全球学者库:中国各大学科领军人物排...
- 28英寸!中国氧化镓研发屡获突破!产...
- 2中航供应链与宁波市服务业发展局签署...
- 2航空工业未来机载武器技术协同创新中...
- 2中国商飞与国机集团共同举办C919大型...
- 2围观!SAMPE 中国2023复材年会即将呈现
- 2数字化转型 | 开创数字航天新局面
- 2航空装备复合材料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挂...
- 1中国航天先进材料创新联盟成立
- 1王清宪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院士、专...
- 1让火箭能烧“煤”,中国航天黑科技
- 1再接再厉!长十一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十...
- 1《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挤压棒材规范》团...
-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1所源...
- 1航空工业召开新舟系列飞机2023年度工作会
- 1中国载人航天航天器型谱『航天视窗』
- 1威海市碳纤维及其高端复合材料装备工...
- 1“中国商飞-北航大飞机研究院”揭牌成立
- 1大飞机的∞可能 | 走进中国商飞上...
- 1航空工业与天津市、空客签署协议 建...